2021年“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”自7月19日拉开序幕,我司全体员工予以积极响应,学习相关线上公益培训课程。
7月20日,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、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,中国医药报社承办的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线上公益培训在京举办。此次培训是2021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之一,受到医疗器械企业和各级监管部门的普遍欢迎,吸引了超过7.7万观众直播观看。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司稽查专员王兰明、医疗器械监管司监管二处处长王昕进行相关政策解读。
王兰明回顾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历史沿革,介绍了与医疗器械注册相关法规制定修订进展,重点解读了《条例》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方面的变化。
王兰明强调,医疗器械注册管理重点是: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,完善法规体系; 以注册人制度为主线,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; 积极转化IMDRF及发达国家研究成果和监管经验; 推动监管科学研究,不断开发新工具、新标准、新方法; 营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环境;解决影响和制约医疗器械创新、质量、效率的突出性问题;加快实现医疗器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王昕详细介绍了《条例》在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方面的新要求,尤其是对全面实施注册人制度给生产和经营环节带来哪些变化、落实全生命周期主体责任强化了企业哪些责任和义务、强化上市后监管丰富了哪些监管手段等进行重点阐述。王昕表示,在强化上市后监管方面,《条例》新增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制度、新增延伸检查制度、新增责任约谈制度、发布安全警示信息、新增行政责任约谈、完善复检制度、加强失信惩戒。在加大惩处力度方面,《条例》提高罚款幅度,增加违法行为处罚到人制度,加大行业处罚力度,强化责任追究。
《条例》对产业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。"在此次培训会上,北京金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钟彦作为企业代表也现场发言。她表示,《条例》新增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管理制度等条款,令企业感到欢欣鼓舞,但同时《条例》也加强了企业主体责任。企业将秉承创新发展、质量为先的原则,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,在新条例新法规体系下,不断突破创新,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,服务于患者。